
最近,盐城足球队(简称“盐城队”)多次成为本地网络热议的焦点。从‘入住港府洲际酒店送票’、“经营异常公司作为球票收款方”事件,慕指导疑似下课到港府洲际酒店消费球员等争议事件,再到苏超负面新闻与删帖风波,一系列事件不仅影响了球队形象,更折射出城市体育文化发展与舆论生态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。作为盐城本土的自媒体人,笔者认为,盐城应当以更加开放、担当的态度,做好舆论导向,真正守护好我们的“城市名片”。
风波不断:盐城队面临的多重舆论危机
甚至有网友爆料称,盐城队球员签名出现在咸鱼等二手平台,标价出售,引发球迷不满。这一事件虽然看似小事,却反映了球员与球迷互动中的信任危机。签名本应是情感连接的象征,一旦被明码标价,就变了味。

几乎同时,港府洲际酒店作为球队入住酒店,被曝“消费球员”,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发酵。尽管具体细节有待核实,但此类消息极易引发公众对俱乐部财务管理的质疑,尤其是在中超、中甲联赛整体经营困难的背景下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每当出现与球队相关的负面新闻,尤其是涉及苏超(江苏足球超级联赛)的争议时,本地相关监管部门被指“一有负面联系就删帖”。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未能平息舆论,他也不对自媒体的反馈做出回应。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反而加剧了公众的不信任感,让人质疑是否存在“掩盖问题”的倾向。
舆论导向:疏胜于堵,开放胜过封闭
盐城队的舆论风波,本质上反映了俱乐部与城市管理者在舆论引导上的不足。删帖、压制负面消息或许能暂时平息事态,但从长远看,这种“鸵鸟政策”只会损害公信力。
事实上,足球作为城市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,本身就是公众关注的焦点。负面新闻不可避免,关键在于如何应对。盐城应当建立更加开放的舆论环境,允许公众理性讨论,甚至批评。可以通过定期新闻发布会、球迷开放日、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,主动传递信息,回应关切,而不是默不作声,等球迷拨打12345,或者发帖询问之后再做回应(基本都不回应)。
城市担当:从“删帖”到“解决问题”
盐城队不仅是体育局指导私人球队,更是盐城市的球队。其形象与盐城市的形象息息相关。本地监管部门应当改变“一有负面就删帖”的思维,转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。
守护盐城队:需要每一个盐城人的努力
守护盐城队,不仅是管理部门的责任,也需要每一个盐城人的支持。球迷应当理性看待胜负与风波,媒体应当客观报道、理性监督,企业可以通过赞助等方式支持球队发展。
盐城队是盐城的一张名片,其兴衰关乎城市荣誉。面对舆论风波,盐城应当以开放、担当的态度,做好舆论导向,真正守护好这支球队。唯有如此,盐城队才能在赛场上赛出风格,在城市文化中赢得尊重。
未来,希望盐城能够以更加成熟的姿态,面对舆论监督,打造真正的“足球城市”名片。这不仅是对球队的支持,更是对盐城城市形象的全面提升。
江苏大方哥 原创 转载侵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