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本文事实依据:盐城市教育局公开文件、盐城新闻网、家长访谈、指尖盐城等】
在盐城,提到“盐中”二字,家长们的眼神总会亮起来——但紧接着便是困惑:鹿鸣路盐中、北盐中、中盐中、毓龙路初中、康居路初中、学海路初中…… 这些名字背后,到底哪所才是“真盐中”?更让人费解的是,盐城中学的校区拆分、重组、改名,像一场教育界的“俄罗斯套娃”,而学区房的炒作却从未停歇。如今,盐城中学老校区(毓龙路)突然宣布恢复高中招生,原民办分校(北盐中)摇身变成“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”,却仍被民间称作“北盐中”。这场教育资源的“变形记”,究竟是优化布局,还是资本与政策的博弈?
一、盐中“分身术”:校区越拆越多,家长越看越晕
- 初中部的“裂变”
- 毓龙路校区(老盐中):原盐城中学初中部,现更名为“盐城市初级中学”,但2025年突然宣布恢复高中招生,重回完全中学模式。
- 鹿鸣路初中:官方称是“原盐中初中部主体”,但实际由原中校区(解放南路)拆分而来,与高中部混编。
- 康居路初中:挂牌“盐中初中部南校区”,而学海路初中因两个“强化班”被民间称为“康南”,进一步稀释“盐中”品牌。
- 高中部的“身份危机”
- 鹿鸣路盐中(中盐中):官方认定的“真盐中”高中部,但校区内仍有初中生,管理模糊。
- 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(原北盐中):前身是盐城高级实验中学(民办),2021年与新洋高中合并后更名,却仍被民间称作“北盐中”,与盐中若即若离。
- 毓龙路高中“复活”:老校区重启高中招生,被质疑是应对“掐尖招生”压力,还是单纯为填补城中高中空白?
二、学区房乱象:名校光环下的“韭菜局”
- “盐中”品牌被滥用,房价绑定教育焦虑
- 开发商将“盐中分校”“盐中托管”作为卖点,例如康居路、学海路校区周边楼盘曾溢价30%,但实际教学质量成次不齐,
- 鹿鸣路初中施教区划分引发争议,解放南路以西房价飙升,而政策随时可能调整。,
- 政策摇摆加剧市场混乱
- 2021年盐中教育集团改革后,校区频繁调整,导致学区房价值剧烈波动(如毓龙路校区从“纯初中”变“完全中学”)
- “掐尖招生”让学区房失效:成绩优异者无需购房即可入读名校,高价接盘家长沦为“接盘侠’。
三、追问:盐城教育,到底谁在受益?
- 集团化办学是均衡,还是稀释?
- 盐中教育集团宣称“优质资源共享”,但家长反馈:名师仍集中在鹿鸣路、毓龙路等核心校区,郊区校区师资薄弱。
- 民办分校“去盐中化”不彻底
- 盐城市实验高级中学(原北盐中)已脱离盐中体系,却仍借“盐中”历史宣传,模糊界限。
- 政策缺乏透明度
- 校区调整、招生规则变动频繁,例如毓龙路高中重启仅提前半年公示,家长措手不及。

结语:教育不该是“套娃游戏”
各种学区房的“分身”越来越多,盐中只是一个例子,解放路、景山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,但教育质量的提升并未同步。当“名校”变成开发商和政策的营销工具,普通家庭只能在这场游戏中疲于奔命。盐城需要的是:
- 明确各校区定位,停止“盐中、解放路”等品牌滥用;
- 公开教育资源分配细则,杜绝暗箱操作,拔尖、提前考试等;
- 严打虚假学区房宣传,保护家长权益,利用学区房名义进行房地产的卖点。
“教育的本质是点亮未来,而非制造焦虑。”
你怎么看?欢迎留言讨论!